1点点金,勃勃生机、万物竞发
最近,市场挺热的,DsV3.1发布,外加英伟达H20停产,芯片股集体高潮了,带动大盘站上3800点。
本来我都不想聊的,反正就是这么回事,没什么特别的新东西。但,看到市场上各种轻佻的声音,还是忍不住说几句。
最近的行情,让我想起了电影《大决战之淮海战役》中蒋某人的经典台词:
“二十年前,我从徐州踏上征途,开始了第二次北伐,中华秋海棠叶遂归于一统。本党本军所到之处,民众竭诚欢迎,真可谓占尽天时。那种勃勃生机、万物竞发的境界,犹在眼前。”
“无论怎么讲,会战兵力是80万vs60万,优势在我。”
现在,也是一样,一说到市场,大家都笑嘻嘻,今年基本上都赚钱了。勃勃生机、万物竞发之势,就在眼前。不少股民自信心爆棚,股神在世、优势在我的乐观心态,怕不在少数。
2,水牛的承接问题
不跑题了,关于大盘的行情,我还是老观点,这是一波流动性支撑的水牛。水牛之中,自然是什么有想象力,炒什么了,因为本质是拉估值,这也很容易理解。
随着股市不断上涨,市场赚钱效应会出现,进而吸引更多的理财资金转移到股市。赚钱嘛,谁不想呢?
特别是当下,实体经济压力较大,工资也不上涨,很多人就想着捞偏门。想要通过股市捞一把,扭转自己的资金困局。所以,现在的行情很容易理解。
但,我们要仔细去思考一个问题:钱从哪里来,又要流向哪里?
这轮行情的钱有几个方向,杠杆资金,央行贷款,国家队,保险资金,外资,居民存款,主要就是这么几个地方。抄底的资金,如今已经纷纷盈利,接下来我们要重点研究钱去哪儿的问题。
一般来说,在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上涨以后,估值会上升,性价比下降,很多人会有落袋为安的想法,这是难以避免的。当然,也会有人不断买入,很多人觉得前面入场太迟点点金,现在正是加仓的好时机。这时候,多空双方就会展开大战!
其实,每一轮上涨周期与下跌周期,都是同一个周期(上涨与下跌),只是因为上涨和下跌的力度不一样而已,有时候是多头战胜了空头,有时候是空头战胜了多头,就像下面这张图里描绘的一样。
那么,为什么有时候多头胜利,有时候空头胜利呢?
决定市场价格的直接原因是资金的变化,价格上涨一定是供不应求,价格下跌一定是供给过剩。
为什么有时候钱多,有时候钱少呢?
股市是一个风险相对比较高的地方,大家一定是对市场未来有了好的预期,才会进来赚钱,没人是为了亏钱而来到股市的。那么,怎么判断股市是不是能赚钱呢?
一方面,要看国家的政策,是不是印钞,导致市场流动性充裕,产生了抗通胀预期。另一方面,要看经济是不是很好,企业利润是不是加速增长。利润增长不仅能够带来增量资金,更能够帮助消化估值。
有人说,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,这话对也不对,从10年的周期来看,是对的,但从3年周期来看,是不对的。短期,资金完全可以堆积出一场牛市。
比如,2015年的杠杆牛,完全就是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出现的,如果只是一个盯着基本面的投资者,可能就会错过这一轮大牛市。因为这一轮牛市是一个典型的水牛,两融余额从2014年初的约3500亿元飙升至2015年6月的2.27万亿元峰值。
同时,当时由于房地产周期处在下行周期,经济处在通缩周期,为了对冲经济下行,不停降低利率。低利率使得股市吸引力上升,为资金牛创造了条件。这一点,倒是和现在的局面非常类似。
但,这种资金牛最后的结果都不太好,从哪来跌倒,就回到哪里去。暴涨之后,往往就是暴跌。因为大家不是傻瓜,聪明人当然得趁着傻瓜进来的时候出货,等出完货之后,没有新增的资金,自然就会塌方。
大家说好了一起赚钱,一起上10000点,没想到你小子没素质,才刚到5000点,就真跑了!
真正健康的牛市,是估值上升之后,基本面好转,企业利润增长消化估值点点金,居民收入增加,有足够的资金支撑盘面,也就不会大跌。
我们看一下美国的牛市,就是不停的创新高,然后又不停的消化估值。经常出现,股价往上走,估值往下走的情况。比如,苹果公司2014年-2024年的净利润从395亿美元增加到了937亿美元,再加上苹果不停的回购,最后股价涨了12倍。
中国现在,完全具备再一次创造2015年快牛行情的条件,这几年存下了5万亿的超额储蓄,只要国家不监管,放开贷款,牛市很快就来。但,这样的牛没有意义,国家也在严格监管这种杠杆资金流入股市。
前一段时间国家出台了消费贷政策,着重强调了监管的问题。《消费贷与经营贷来了!杠杆牛才露出尖尖角?》
可是,如果不继续提供资金,随着市场价格的上升,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资金,落袋为安,市场就会因为自重下跌。只有极其快速的上涨,或者长久而持续的上涨,才能吸引来傻瓜资金。
现在在市场上的,大多还是很精明的钱,不过是大家暂时形成了共识,都不卖,营造一个牛市份额,等着把散户的钱诱进来,然后再高位出货。套路很常见,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。只是人性如此,不容易躲开而已。
今天,我看到洪灏接受外国采访的时候说,通常牛市发生时,首先是机构投资者入场;然后在上涨行情的后半段,散户资金才会参与。而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散户资金大规模参与,可能仅占市场总量的20%左右。因此,我认为这轮上涨很有可能持续。
说起来很残酷,他的意思是说,精心构造的牢笼,羊才刚进来几只而已,这个时候收网恐怕不行,还有涨幅。
3,有几点不一样的地方
刻舟求剑是个大问题,在哪都是。我们需要知道,现在和过去,中国和国外,有什么区别。
第一,阶段不一样
很多人对于2008年以及2015年那种快牛,有非常深刻的印象,甚至认为牛市都是那样的,可是纵观全球各国的历史,这不是常态。
当年快牛的原因有几个方面,其一,当时股市占经济的比重比较低,涨跌对经济影响不大,随便涨随便跌;其二,当时产业以加工贸易为主,受经济周期的影响,企业利润波动较大,带动估值与利润的增长。其三,投资者缺乏经验,被人带着走。现在,情况都不太一样了。
第二,中国不一样
中国和其他国家不一样的地方有很多,首先是体量不太一样,体量太大,大象难善舞,不要简单的和日韩相比。其次,所有制不一样,中国有大量的国营企业,这些企业不以盈利为目标。最后,产业结构不一样,美国是产业空心化,所有产业把空间让渡给了头部的企业,导致美股市值占比大幅上升。
第三,时代不一样
上世纪下半年,先是电气化革命,然后是信息革命,短短的时间内发生了两次科技革命。更重要的是,美苏争霸之后,全球化应运而生。不管是技术还是国际格局,过去50多年,都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好的几十年。一直在向上,从未停止。
但,现在全球竞争格局面临着内卷的问题,欧美日遇到了中国的存量竞争。比如,欧日的汽车产业,正在被我们占领,还有很多产业都在面临中国的竞争。
所以,我们不要简单的把未来的中国和美国做类比,也不要把未来的中国和过去的日韩做对比,刻舟求剑肯定是要吃大亏的。
我觉得紧紧的抓住最核心的两个东西,流动性和利润。股市上涨,无非就是印钞票带来的流动性,或者是经济增长带来的利润上升,产业提升带来的集中度上升。走一步看一步,谨慎乐观,不断修正观点。
4,股市与个股的关系
随着中国股市规模的扩大,股票数量的增加。整个股市的情况,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。
想必这一次大家也感受到了,当股票从3000点来到3800点,很多3000点入场的人,还是亏着的。如果没有买创新药/银行/科技,基本上都不是特别好。
未来,这种结构性行情会越来越成为主流,少数股票可能会长期占据上涨的头部。想要靠大盘带动个股赚钱,可能就会变得更困难。精选个股,将会越来越重要。过去那种想要靠运气赚钱的路子,越来越走不通了。
当然,上帝关上了一道门,又会给我们打开另一扇窗。巴菲特曾经说过,普通人只需要投资指数就可以了。但,这条路过去在中国是不太行的,因为指数上窜下跳。可是,随着指数编制方案的完善,以及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,指数投资的效果也会越来越好。未来,普通人更应该买指数,而不是个股。
最后,我还是唠叨几句投资理念相关的。
投资,最怕的不是自己买的没有涨,因为行业有轮动,周期也有轮动,每一个时间段,刺激的因素不太一样,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周期。
因此,不用因为一时没有跟上市场而苦恼,也不用因为短期赚钱而过度兴奋。投资是一个长期的活动,有那么一句话,一年三倍易,三年1倍难,最终还是在这个市场里面,就跑不掉最后的求索。
投资是一场长跑,最重要的不是能不能赚钱,关键在于能不能看懂市场在发生什么。把事情做对了,把真相搞清楚了,有时候比赚钱更有意义。
大家爱投资点点金,赚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,股票所需要的知识,繁杂而系统,它可以帮我们训练自己的认知体系,或许在其他事情上,也能有所帮助。
优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